《民俗风情》十八波摩

十八波摩

时间: 2022/06
供稿:历史文化办

        黄龙沟后寺背后的玉翠峰半山上(海拔约4000公尺),有一块平坦的土地,人们称这块土地叫“望乡台”。在“望乡台”上,有十八座用白石头堆砌成的石堆。传说这里埋了十八个藏族姑娘,人们称这些石堆叫“十八不摩”(不摩[今也习惯记作“波摩”]:藏语,姑娘的意思)。

        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,有一年夏天,阿坝草原忽然被黑云笼罩,天昏地暗。顷刻,雷电交加,大雨倾盆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雨霁天晴,万里晴空,火辣辣的太阳一直晒了四十九天。草原发生了严重的干旱,青青的牧草枯黄了,小河沟和沼泽地里的水干涸了,牛羊成群地死亡了。牧民们跪在地上祈祷,和尚喇嘛天天念经。雨,仍然没有下,太阳越晒越大,人们焦急万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有十八个勤劳勇敢的藏族姑娘,骑着马到处找水,到处打听挽救草原的办法。她们不顾干渴,不怕劳累,跑遍了整个草原。有一天,她们来到尕力台(今松潘县境内,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,盘脚坐在地上。他脸上显出痛苦的表情,旁边有匹白马紧紧依偎。姑娘们走到老人面前施礼问道:“老阿爷,你可知道打救草原的办法?”老人起身叹了一口气说:“咳!办法到是有,恐怕难办到呀。”老人指了指身旁的白马说:“你们看,我这不是去找水打救草原吗?可是,太难了。人老力薄,走到这里不行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阿爷,告诉我们吧,我们年轻,我们体力强,再大的困难我们能克服。我们能走到的!”十八个姑娘齐声恳求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老人见这十八个姑娘决心大,诚心要救草原,便说:“要救草原,只有把松潘雪宝鼎山上的雪水引到草原上去。那雪宝鼎山上,有一个宝葫芦,只要把葫芦的口子打开,水就会如云似雾般的喷洒到草原上。可是,要上雪宝鼎山很难呀,那里崖羊爬不上,雄鹰难飞过,又高又陡,十有九人都死于山上,你们不行呀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阿爷,你放心,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。只要能把水引进草原,就是死在雪宝鼎山上,我们也心甘情愿。”十八个姑娘坚定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老人捋了捋白花花的胡子说:“那妤吧,你们去试试,上帝会保佑你们的,草原人民盼望着你们吉祥如意。”又说:“带上这匹白马,在困难的时候,它会帮助你们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姑娘们拜谢了老阿爷,带上白马出发了。她们涉过了四十九道海,走了四十九个弯, 翻了四十九座山,骑的马有的累死了,有的摔死了,只有老阿爷的白马还跟着她们。她们在山上转呀爬呀,走了四十九天,才来到松潘雪宝鼎山。但是,宝葫芦在那[哪]里呢?姑娘们分头在山上找,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。一天早晨,只听白马在山上长嘶,姑娘们忙朝白马嘶叫的地方望去。迷雾中,只见白马站在一个高坡上不停地叫,旁边不远处,有一位背水的妇女正在朝远处走去。姑娘们忘掉了疲劳,忘掉了伤痛,赶紧朝背水妇女和白马站的地方奔去。走拢一看,呀,背水的妇女远去了,在白马站的地方有两个互相连接着的海子,一大一小,形如葫芦,绿水涟涟,十分喜人(此海现名褡裢海,又称幻海)。姑娘们终于明白了,这就是老阿爷说的宝葫芦。宝葫芦找到了!姑娘们高兴得唱呀跳呀,跳呀唱呀!欢乐的歌声在雪宝鼎山周围回荡。一阵欢乐过后,姑娘们来到海子口,见一巨大石头,封住了海子的口子。她们用力推呀、掀呀,大石头纹丝未动。她们便用手在大石头下面刨呀挖的,姑娘们的手都刨得血淋淋的。刨了一天一夜,把大石头下面刨空虚了,十八个姑娘齐心协力用力推,大石头被掀下崖去,宝葫芦终于开了!顿时,天昏地暗,哗啦啦啦的流水,从海子口奔腾而下,大雨也下起来了。雨水和海子的水从黄龙沟口滚滚而下,直奔草原。大雨下了四十九天,黄龙沟口的水哗哗地流了四十九天,草原浸透了水.草原复苏了,得救了。青青的草儿从地上冒出来了,牛羊摇动着尾巴在草原上嬉戏,牧民们愁苦的脸绽开了笑容,不断地挥舞着洁白的哈达向雪宝鼎欢呼。草原得救了,可是,十八个勇敢勤劳的姑娘,却在打开宝葫芦的那一瞬间,因来不及躲避被大水淹没了,白买因找水有功,乘着那雨雾之气飞上了九天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八个姑娘死后,变成了十八尊石像,停立在台上,凝望着远方的家乡.看着那丰盛的牧草和肥壮的牛羊,喜庆草原得救。从此,人们把十八个姑娘停立凝望的地方叫作“望乡台”。而那位背水妇女,因给姑娘们指示了宝葫芦的方向,得罪了天神,也在宝葫芦打开时,被雷电击成一块石崖,至今仍停立在山上,远远望去,好似一位背水妇女。人们把那石岸叫作“观音背水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十八个站娘身上的彩色衣裙、腰带、手饰,顺着流水飘到望乡台下的黄龙沟,铺在地上,变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、颜色不同的彩池。耳环沉下的池叫“转花池”,珠玉变成的池叫”珍珠池”和“珊瑚池”,裙带变成的池叫“荷叶池”。白马升天时,用力一蹬,地上踏了一个深深的马蹄印,变成了“马蹄海”。宝葫芦堵口的大石头滚下来在地上砸了个簸箕大的深坑,变成了“簸箕海”。山上流下的黄泥沙石在黄龙沟沉积下来,变成了“金沙铺地”。从此,黄龙沟便有了美丽无比的五彩梯池和金沙铺地这些自然景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纪念找水挽救草原而献出了年轻生命的十八个姑娘,草原人民每年夏季都要到雪宝鼎山看望她们,到望乡台前悼念她们。至今藏族人民把雪宝鼎视为“神山”,有转游雪宝鼎(又叫“转山”)的习俗。[ 瑶池仙境黄龙寺.成都:四川人民出版社,1985:29-33.此故事应为杨正康曾整理的《五彩梯湖的传说》一文,发表于《旅游天府》创刊号(1980)上。松潘县人民政府《关于申请将黄龙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报告》[松府发(81)23号]之附件三收录。据杨正康回忆,此故事是在庙会上采集到的,流传在漳腊一带。]